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时间:2025-03-12浏览:239

同舟共济千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即将挥别的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世界局势剧烈振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成果,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的新的突破。


常规工作:

一、完成学院评估材料整改

       主要成果:按照评估要求,层层抓落实,用“批注修改有痕迹”的工作方式,严把材料整改关。全院共开展材料撰写、整改工作2次,按照起草人、审核人、定稿人层层把关的方式,完成两轮材料整改。


二、做好复评考察等准备工作

       主要成果:通过组织党史馆讲解员选拔赛等方式,选拔出5名教师、10名同学为复评考察点讲解员,通过多次打磨审核,可以较好完成考察点解说工作。


三、一师一档案规范建设

        主要成果:在完善兼职教师档案建设基础上,开展专职教师一师一档案建设工作。


四、调优教师结构,建设师资队伍,达到评估标准

       主要成果:兼职挖掘指标全部完成,其中:1:1 28人,1:0.5 16人,实现工作量全部达标。专职招聘25人(其中,11人为学院内部推荐)。100%完成学校核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指标25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达到评估标准。


五、按照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完成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细则的制定

       主要成果:按照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管理细则》的制定,包括:《课堂行为规范》、《新进教师管理办法》、《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思政实践教学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管理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磨课管理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畅课平台使用管理办法》等10余项重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六、2021年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聚焦53项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不少于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

        主要成果:

      1、2021年8月,闫秋双、杨恋老师指导的《风渡嘉荷》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国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


      2、2021年6月,勾英荣获“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宣讲比赛,语言类三等奖;《忆百年党史 绽巾帼之光》荣获优秀作品奖;


      3、2021年8月,勾英荣获云南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学习张桂梅 对标先进塑师德 争做“四有”好老师》征文二等奖


七、打造党建特色,各分院全学年官网有更新量不少于40篇

主要成果:官网更新报道40篇,100%完成


图片


八、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和思政工作

       主要成果:

1、认真落实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利用每周五组织开展“周末大讲堂“系列学习活动、开展好四史教育”、“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专项学习,落实好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的5项制度15条具体措施。 


2、认真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工作,开展“学党史、铭党恩,青春心向党”建党百年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演以及优秀作品展等活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得到云南网报道;组织“千人答百题党史知识竞赛”,组织红色宣讲团进驻小学进行宣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得到教育厅报道,学习强国转载。选送作品《忆百年党史 绽巾帼之光 》获微党课大赛二等奖。


3、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严格落实抓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责任清单和“十不准”要求。组织会议,专题研究党员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排查处置工作,并利用思政课堂进行”宗教专题教育“。2021年3月,配合完成党建思政意识形态防范宗教渗透工作专项调研。


4、对新进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想状况摸底排查。一师一问卷,一师一承诺,形成亮点,专题报道。


九、严肃执行党内有关制度,研究部署推进基层党建,完善建设党建积分制,建强织密基层组织体系。

       主要成果:

1、带头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


2、深入开展“一流党建”创建,实施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抓好“智慧党建”工作,用好“智慧党建”系列平台。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建带群建工作,完善建设党建积分制。2020年12月,配合完成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积分制管理检查。2021年7月,配合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检查,及8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调研准备工作。

成绩:

1、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第二批“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

2、勾英荣获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十、一流课程建设工作,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主要成果:2021年4月,《创新与创业》课程入选2021年云南省省级就业创业金课。


十一、校级双万、金课培育

主要成果:校级双万、金课培育1门:2021年6月,《创新与创业》课程入选校级一流认定。


十二、进一步完善全校各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修订

主要成果:

       1、以分院为单位,修订1000个课程思政案例库,并于“云上马院”客户端上线。每个二级学院都在打造课程思政专业名师团队,我们派思政教师进行对应联系共建制度。《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与云工商教师畅谈课程思政育人》 、《云南工商学院:一千个教学案例上线 推进课程思政更鲜活》获省媒报道好评。

       2、2021年1月,《药理学》、《土木工程测量》两门课程入选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8月《大学体育》入选2021年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一千个案例库已经上线,供师生免费使用;教师成长平台,举办了说课授课比赛;课程建设平台,打造每个学院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宣传示范平台,举办红色大讲坛,熊思远、段林等知名学者主讲;科研平台,培育一批有关课程思政的科研论文,构建思业融合三全育人体系。


十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主要成果:新建和完善一系列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培育,质量提升的学院制度规范和办法,并落实执行。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2021第二学期课堂竞赛实施办法》、《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评选认定管理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进教师管理办法》、《云南工商学院思政经费管理办法》、《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称审核推荐委员会章程》、《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章程》、《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分委员会章程》,坚持查课走课听课制度,并适时进行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打分,形成校、院、课程组3级评价体系,线上线下两维评价结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培育平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扬居多,获质控中心公开表扬2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十四、按要求开展“三期”教学检查、专项检查

主要成果:按照质量管理要求,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思政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标准进行对标对表,开展“三期”教学检查、专项检查,形成院内质量闭环管理。


十五、高质量科研成果1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主要成果:论文共计15篇,其中:高质量科研成果(EI1篇),普刊14篇,完成率100%;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研究1项,省级课题2项,协会课题1项,校级课题5项;专利:1项。


十六、自编教材立项数量至少1项,上半年立项的要进行出版

 主要成果:校本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6月4日立项,2021年9月出版,完成率100%;集团云教材《职业规划与职业素养》、《大学生心理健康》2本立项并出版。


十七、省级科研培育项目至少1项

主要成果:2021年8月,姚顺增老师申报的《苗族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社科研究基地项目)立项。


十八、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各层级储备干部1-2名

主要成果:组织建立6个思政教研室:思修、毛特、原理、纲要、形策、党史,每个教研室培养, 负责人1名,副组长2名,教研室秘书1名,形成各层级储备干部梯度架构。


亮点工作:

工作亮点一: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获认可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与形式,通过组织千人百题党史知识竞赛、党史馆讲解员选拔大赛、“探馆”社史馆“打卡”主题展 走进党媒学党史等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党史学习教育和理论宣传新阵地,编撰完成第一本马院教师论文集(建党百年专题);创新“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联系党媒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用青年学习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思政教育、党史学习活起来,激发青春动能。


工作亮点二:“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宣讲大赛双赛道进前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切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省委宣传部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宣讲大赛。

       主要成果:在全省60余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数达150余件的激烈竞争中,选送的2个作品均入选决赛(其中,文艺类共10件,语言类共12件入选,入围高校均为公办,我校为唯一民办高校,且荣获优秀组织奖)《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精神照亮民办教育扶贫路》以排名第5的成绩(云大排名第6)获得三等奖、《忆百年党史 绽巾帼之光》获优秀作品奖。


工作亮点三:立德树人做表率,比赛成绩有突破

       由中共云南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厅主办,云南省教育报刊社承办的“对标先进塑师德 争做‘四有’好老师征文活动”中,马院选送作品《丹心向阳育英才》荣获征文比赛二等奖。


工作亮点四: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特色项目结题0的突破

       2021年8月,创业就业课程团队完成1项国家级特色课题结题:《云南省民办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特色教材建设研究》并出版1本全国高校就业创业特色教材:《“职”等你来——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教程(慕课版)》该本教材已申请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


工作亮点五:党建引领办事 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周边普渡等社区开展“三送一服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共建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走进村民家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由师生组成的红色宣讲团进入师专附小、普渡村上游小学,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组织乡村振兴团队教师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工作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展开,逐步开展“送文化”、“送思想”、“送服务” 以及“共建党建”“三送一服务”活动,把党史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注重红色基因融入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全过程,不断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办法和路径。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新的一年,马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继续保持锐意进取、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昂扬斗志,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